很多时候不是孩子懒,也不是孩子蠢,而是基层的教学中间。对于普通家庭,普通孩子来说,他往往是既拿不到良好的教辅资料,又得不到名师的通透指点。尤其是高年级的理科,实际情况是往往只讲定理不讲原理,只给结论不讲推导,只做习题不给启发,明明是需要通头学习,举一反三的理科,硬是搞成了死记硬背,需要纯凭记忆力的文科。
就是好比说家里有个大门,本来输入密码就可以打开锁进去了,结果没有密码就让你用蛮力去装门。还一个明明是使巧劲的事儿,硬是变成了一个要靠努力拼命坚持,加油,笨鸟先飞的事情。这个路你说是不是跑歪了。人家这个门的设计本来靠的是你对密码的掌握,结果在基层教育的阴差阳错之下,变成了比看谁使的蛮力更大。
路线都错了,怎么可能做对。那一个错误的路线又有几个人能坚持。真的坚持下去了,又能有什么好果子吃。更何况,错误的方向只会让孩子的成就感越来越差,越来越沮丧,手越来越慢,嘴越来越笨。所以,不是你的孩子笨,也不是你的孩子懒,是他根本就没有得到过正确的基层教育,他从来没有在学习中得到那种哎,我输对了,密码门自动打开的快乐。
从一开始,他就是在跟门的蛮力碰撞中碰得头破血流的,要不他那么早就厌学了。他小的时候不厌学,大一点厌学,为什么小的时候那个门还比较小。你用蛮力撞是可以撞开的。
或者门越来越大,它总有装不开的一天嘛。因为毕竟人家这个门本来就不是设计来给你装的,人家是有密码的。
本文章来源于青岛家教网:https://qd.zhiyanxuan.com